汪老师美術學院

  • 主頁
    • 關於我們
    • 師資力量
    • 我校創始人
  • 2023暑期作品集集訓
  • 升学辅导
  • 課程介紹
  • WASC 认证
  • 學生作品
    • 獲獎作品
  • 我校新聞
  • 名校升學
  • 写生活动
  • 聯繫我們
  • English
  • 主頁
    • 關於我們
    • 師資力量
    • 我校創始人
  • 2023暑期作品集集訓
  • 升学辅导
  • 課程介紹
  • WASC 认证
  • 學生作品
    • 獲獎作品
  • 我校新聞
  • 名校升學
  • 写生活动
  • 聯繫我們
  • English

我們的學生就是新聞熱點!

内行看门道:汪老师美术学院学生作品赏析

12/9/2021

0 Comments

 
​经常有学生家长说:我看着一般的绘画作品,为什么却能获大奖?为什么学生就能被艺术名校录取?这就属于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的范畴了,我们今天就借汪老师美术学院部分学生的创作简单谈一谈这些绘画作品的“门道”。
​Tina Lu,18岁,2019年被芝加哥艺术学院(SAIC)录取,获得奖学金四年总计72,000美元。
Picture
​Tina的这幅作品获得了2018年全美内陆帝国广告设计大赛第15区封面设计赛银奖。
Picture
她的作品融入了关于葡萄酒的各类元素,看似繁华如画,却又使物象之间顺畅流转,让自然的气韵自由穿梭,释放美感与层次。此外借由灵活细腻的细节处理,冷暖相融的色彩比例,明暗有序的组合,将俊朗风度与优雅平衡得相得益彰。同时,Tina在设计中格外注重空间氛围的营造,从精致的细节体现高品质和设计感,以奢享体验打动人心。 ​
下面这两幅画作是汪老师美术学院11岁的Alisa Chang 和 9岁的Eric Chang姐弟俩在2019 Paint Future绘画比赛中一等奖的获奖作品,此次比赛的主题是“How Would You Recycle Water?”
Picture
Picture
​在这两幅作品中,孩子们糅合了许多绘画技法包括彩铅、喷绘、涂鸦、线描等等。有人可能会认为儿童绘画只是孩子在学习艺术初期中萌芽状态的显现,其实不然。在威廉·维奥拉的著作《儿童艺术和弗朗茨·奇泽克》(Child Art and Franz Cizek,维也纳1936年)中提到:“奇泽克建议艺术家,倘若一种特定的媒介变得轻而易举,那么这种媒介就面临着陷入技巧化的危险,此时就应当尝试一些对他而言比较有难度的媒介。” 
​我们希望孩子的创造力一直持续,这样所呈现的作品也会一直鲜活。这种尝试并不是大家眼中的“不伦不类”,而是让孩子的创造力得到最纯粹的激发。
​Katherine Liu,16岁,3D艺术创作。
Picture
​这件3D艺术作品主题为“Escape”。该学生选用的材料是织物和树脂,诠释了关于窒息和面对被社会建构吞噬的现实状态。
Picture
利用单一色彩创作的作品往往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它们会将观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作品的结构以及传导的理念上。作品通体采用红色,十分大胆前卫。红色在物理学的可见光频段中,拥有最低的频率,而正是这一性质使它拥有许多区别于其它颜色的、独一无二的性质。
Picture
​红光的光频最低,光波最长,导致其在眼睛视网膜上聚焦时所形成的成像比其它颜色更大。如果你的面前有两个相同大小的物体的话,红色的物体看上去总是比另一个颜色的物体要大一些。所以,红色的运用不仅考验艺术家的造型能力,同时对于色彩的驾驭能力也有一定的考量。
​Caressa Siu,6岁,这幅以Under the Sunshine 为主题的作品斩获了1997年全美大都会绘画大赛全国第一名的好成绩,同时获得了$2,500奖学金。
Picture
儿童画普遍都是以勾线为主的线描作为创作的初级阶段,接下来才是色彩设计;但这位年仅6岁小作者的作品中并没有找到勾线的痕迹,而是借鉴了中国画中的“没骨”画法的精髓。
​没骨画(boneless painting)为中国画的一种画法。在书法里把笔锋所过之处称为“骨”,其余部分称为“肉”,不用勾轮廓,不要打底稿,更不能放底样拓描。作画时,要求画者胸有成竹,一气呵成。就像Caressa作品中展现的一样,直接以色彩描绘对象,除了单纯的写实之外,在长颈鹿的形态中我们也同时看到了大写意的风采,孩子的童真与洒脱溢于画外,是一幅十分讨巧的绘画作品。
​Ceci Ma,15岁,这幅作品在2015年国际PHE青少年绘画赛中获得了特等奖,主题是:和平、健康、环保。
Picture
​Ceci的创作是受想法驱动的,她对环境的幻想插图,有时显得熟悉,有时显得陌生,这些图像可能来自于她曾经只在脑海中出现过的想法,经过许久与现实世界的融合与磨练,她已经学会了表达自己的创造性的愿景。现在的形式是精心制作的作品,拥有精致的细节。
​Eric Jin,15岁,这是学生在上网课期间创作的环保主题作品,获得了2021年美国27区国会奖27th Congressional Award。
Picture
​这幅作品的构图严谨规整,立意明确,可以看出作者希望借由作品传递的环保意识。现代工业为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环境污染就是其中之一,而如何在天然的原始状态与物质文明的现代工业化环境中寻求平衡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同时,从作品本身的绘画效果来看,一副好的绘画作品,首先是构图的成功,成功的构图能使作品内容顺理成章,主次分明,主题突出,赏心悦目;反之,就会影响作品的效果,没有章法,缺乏层次。
画面结构的变化,首先取决于画面空间的分割,也就是取决于形象占有画面空间的位置和面积,而不同的分割又形成不同的画面结构,它们必然会使人产生各种不同的视觉感受。将画面一分为二,左右形象截然不同的表现形式尤其适合环保题材,在对比中给予观者思考与震撼。
Eric主要运用马克笔和彩色铅笔进行上色,通过色彩的对比和渐变,将创作与色彩联想相结合,同时添加相应的环境,烘托出气氛,使画面具有装饰性和色彩的美感。
Yihang Ying,17岁,2016-17年度被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录取。
Picture
装置艺术,是指创作者在特定的时空环境里将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已消费或未消费过的物质文化实体进行艺术性的有效选择、利用、改造、组合,以令其演绎出新的展示个体或群体丰富的精神文化意蕴的艺术形态。简单地讲,装置艺术就是“场地+材料+情感”的综合展示艺术。
Picture
​装置艺术领域的表现更接近于将理想转化为现实,它不再局限于视觉和听觉方面,而是给观众全方位的感官体验。
Picture
​Yihang 的这幅作品,将文化中的特殊表达方式如文字、人像等元素融入设计,使作品本身成为了情绪表达的载体;简单的图像在不同的文化的解释下变得生动、有内涵。
​Maggie Wu,11岁,本幅作品获得了2018年Health Fair 绘画大赛 LA Board of Supervisors奖项。
Picture
​作品以环保主题为灵感来源,广泛收集了大量有关环保的题材形象。作品在构图创意上采用平衡对比的形式,使观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在同一片蓝天下,由于人类不同的作为,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会有多大的不同与变化。
​ “反差美”:美有许多种,反差美便是其中之一。反差美的出现与运用往往会引起观者更多的思考与感悟。反差鲜明而不留余地,斑斓华丽到庞杂臃肿,清净枯寂到纤毫不染,在至野蛮与至文雅之间打转。孩子们在精进绘画技法的同时,也在艺术的情感表达中有所体现,这一点非常值得肯定。
​Shannon Dai,5岁,虽然年龄小,但是这位小作者的绘画能力却非常强,对于一些既定题材的创作,可以大胆地用自己的想像力加以表现。
Picture
​这一时期的孩子,最喜欢在幻想的世界中做角色扮演的游戏,就像Shannon 这幅海洋作品一样,她会主观地将地球的形象拟人化,也会把水滴作为映射环境的媒介。
Picture
​作为发展想像力的重要阶段,人的一生里没有比这个时期更重要的了。路易·阿拉贡说:“所谓教育,就是共同探讨未来”。虽然未来不是简单的幻想,但是如果没有想像的力量,就不可能培养出人类超越现实、展望未来的力量。5岁的孩子正是通过这样的相关训练来培养这种重要的能力。
​Richard Cui,6岁,这幅作品在第九届太空基金会国际学生绘画大赛中获得了全美第三名。这次比赛共有来自全球近4000名选手参赛,最终仅决出25名优胜者,可以说是千里挑一。
Picture
​本届大赛的主题是:Where Will Your Spaceship Take You? 这幅作品整体感官上色彩鲜明,主体的海豚形象及太空元素突出。在下方海水的处理中,小作者巧妙地利用了邻近色的叠压,营造出了梦幻般的氛围。太空与海洋这两个相距甚远的空间,在创作中很难将其融合,而小作者利用色彩及富有韵律的线条,打破了三维写实的刻板,奇幻的感觉也把背景的太空元素巧妙地带入,为观者制造出了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汪老师美术学院将不定期地推出学生优秀作品赏析。目前除网课外,应广大家长的强烈要求,汪老师美术学院自2021年8月开始逐渐开放了部分班级的线下实体课,包括升学作品集Portfolio课程、大班课程以及中班的部分课程。为了大家的共同安全,要求上线下实体课的同学上课时必须佩戴口罩 。所以,现在是网课和实体课并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上网课或者线下实体课。无论是儿童学美术,还是高中生要申请艺术学院,汪老师美术学院将不负所托,尽最大努力把您的孩子培养成为优秀的人才!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Archives

    November 2023
    October 2023
    September 2023
    August 2023
    July 2023
    June 2023
    May 2023
    April 2023
    March 2023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Archives

    November 2023
    October 2023
    September 2023
    August 2023
    July 2023
    June 2023
    May 2023
    April 2023
    March 2023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Copyright © 2023MyArtEducation.com by West California Academy of Art and Design. All Rights Reserved.



​辦公時間


​Tues-Fri: 11:00 AM - 7:00 PM
Sat-Sun: 08:00 AM - 7:00 PM
We closed on ​
Monday.
學校地址
​​420 S Pine St, San Gabriel, CA 91776

E-mail: myarteducation@gmail.com
WeChat: myartedu
Cell: 626-558-7777

​Office: 626-292-1783